曾被外界称为川籍“地产一哥”的千亿房企蓝光发展(600466.SH),遭遇流动性危机,资金链多次暴雷。
近日,蓝光发展发布公告称,截至2021年7月12日,蓝光发展累计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合计45.44亿元。与此同时,今年7月以来,境内多家评级机构大幅下调蓝光发展的信用等级。
而蓝光现在手中可以动用的资金,相对于已到期债务,只是杯水车薪。截至2021年6月30日,蓝光发展的货币资金余额为110.16亿元,其中可自由动用资金为2.07亿元。
从其2020年的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披露的数据中可以发现,有息债务分别为780.25亿元和790.6亿元。而应付票据分别为59.77亿元和78.45亿元。
雪上加霜的是,蓝光发展在关键时刻发生人事震荡,继张巧龙、王万峰离职之后,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迟峰在7月5日宣布辞职。
债务高企,面临流动性危机
7月13日,蓝光发展发布公告称,近期,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新增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金额为20.60亿元,包括银行贷款、信托贷款、债务融资工具等债务形式(包含公司未能于2021年7月11日偿付的中票本息金额9.675亿元)。
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7月12日,蓝光发展累计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合计45.44亿元,目前该公司正在与上述涉及的金融机构积极协调解决方案。
对于债务逾期的原因,蓝光发展方面称,因受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融资环境叠加影响,自2020年末至今,公司公开市场再融资受阻,经营性现金流回速放缓,公司流动性出现阶段性紧张,加之部分金融机构提前宣布到期,导致公司出现部分债务未能如期偿还的情况。
债务高压下,蓝光发展目前可动用的货币资金有限。据7月9日蓝光发展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蓝光发展货币资金余额为110.16亿元,其中,可自由动用资金仅为2.07亿元。
因偿债压力巨大,蓝光发展决定延缓实施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蓝光发展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02亿元,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16.61亿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16.61亿元。对此,上交所发监管函,要求蓝光发展尽快完成利润分配。
在此背景下,今年7月以来,境内多家评级机构大幅下调蓝光发展的信用等级。5月起,自穆迪下调蓝光评级始,大公、中诚信国际、标普、东方金诚等评级机构持续下调蓝光评级,外部融资受限和评级下调的恶性循环开启。截至7月14日,大公将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体信用等级调整为C;标普全球评级将蓝光发展的长期主体信用评级从“CCC-”下调至“D”。
中诚信国际认为,公司2021年内约有45亿元境内债券(含权计算)到期,其中27亿元债券将于7月到期或回售,而公司目前可动用货币资金有限,从下属项目公司调配资金用于偿付本部债务的可能性很小,流动性压力很大。
高层动荡,出售资产“自救”
债务违约只是蓝光面临问题的一个切面,进入2021年以来,蓝光发展的负面消息不断。包括非标逾期、撤离上海总部、高层动荡、股权被冻结等问题接踵而来。
7月5日,蓝光发展公告,总裁迟峰及首席财务官欧俊明辞职,原因均为“公司整体安排”。在华润置地任职长达20年的迟峰,在蓝光任职仅一年半。
事实上,在CEO迟峰宣布离职之前,6月4日,蓝光发展宣布公司董事长杨铿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公司董事会改选杨武正为董事长。这意味着,杨铿将其26岁的次子杨武正推向了前台。
一年多来,蓝光管理层人事动荡。2020年4月,张巧龙请辞副董事长兼总裁;同一时间段,王万峰请辞副总裁;2020年11月,孟宏伟请辞董事一职;2021年2月,蓝光发展常务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余驰,在蓝光干了12年的老将也宣布离职;2021年4月,同为蓝光老将的投资副总裁何剑标离职。
今年6月以来,蓝光发展控股股东所持公司股份因股票质押出现违约而被陆续司法冻结,同时,该公司所持核心子公司蓝光和骏股份被平安不动产旗下投资公司申请司法冻结以做财产保全。
在一系列负面消息下,蓝光发展开始出售资产“自救”,加速资金回笼。去年10月,蓝光发展、蓝迪共享已将其持有的成都迪康药业100%股份转移至汉商集团及其子公司汉商大健康名下,交易作价为9亿元。今年初,将蓝光嘉宝服务64.6203%股份转让给碧桂园服务下属全资子公司碧桂园物业香港,交易总价为48.465亿元。
5月下旬,蓝光旗下的无锡和骏房地产有限公司53.17%股权转让给常州万科,资产包中四个项目对应的权益拿地金额总额可能约在30-35亿元左右;6月下旬,蓝光温州新蓝置业有限公司被万科并购100%股权,资产包内涉及20.65亿元的宁波海曙地块;6月30日,蓝光发展向万科出售位于石家庄和重庆的两处项目,成交对价约为5亿-6亿元。
“在陷入债务危机后,公司虽多次出售资产自救,但受资产质量、处理周期需求、各方利益诉求不一致、核心控股平台公司股权被冻结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债务集中到期压力依然较大,后续的资产处理和债务偿还过程仍需进一步关注。”中金证券在研报中表示。
高溢价拿地扩张显遗患
2015年,蓝光发展完成借壳迪康药业上市,并构建起生命健康、文旅、教育、互联网、智能等多元化的产业布局。
2009年,蓝光发展启动全国化布局,2016年销售额从183.7亿元上升到339.1亿元,随着2017年杨铿提出冲刺千亿销售额计划,这一数据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快速增长至582亿元、855.39亿元。
2019年是蓝光发展重要的一年。2019年10月,蓝光发展旗下蓝光嘉宝服务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构筑起“A+H股”双资本平台。同年,蓝光发展销售额首次超过千亿,正式迈入“千亿俱乐部”。
高速发展扩张的背后是强大的土储支撑,近几年蓝光拿地迅速攀升。该公司财报显示,2015年至2020年,蓝光发展拿地数分别为15宗、18宗、31宗、85宗、48宗、60宗。
近年为了实现全国化和千亿目标,蓝光大举扩张,频繁高溢价拿地。2015年,蓝光以123.68%的溢价率力克诸如万科、保利、招商等16家房企在合肥高新区拿地;2016年,蓝光发展以9.97亿元在青岛拿地,溢价率高达204%。
2020年,蓝光高溢价拿地的情况更是明显。4月初以8.47亿元的总价竞得河南南阳一宗地块,溢价率122.9%;4月末,蓝光再以总价8.55亿元、85%的溢价率拿下安徽阜阳的一幅宅地;随后的5月、6月,蓝光在河南南阳、信阳分别以150.65%、148.54%的溢价率补充了土储;同年8月,蓝光百轮激战击败央企中海,首进石家庄,溢价率达到99%。
Wind数据显示,2020年蓝光发展公布溢价率的52幅土地中,超过30%的有37幅,其中有21幅超过50%,5幅超过100%。
为了配合大举拿地高速扩张战略,蓝光启用多种高成本的融资渠道,导致融资成本居高不下。2016年时,刚上市不久的蓝光平均融资成本高达9.06%,2019年成为千亿房企以后,公司融资成本仍然高达8.65%。2020年该数值稍微下降至8.2%,但仍在行业中处于相对高位。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末,蓝光发展的总资产为2664亿元,总负债为2194亿元,资产负债比率达到82.35%。有息负债总额达到790亿元,短期有息负债达到338亿元,同期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263亿元。
对于目前的困境,蓝光发展表示,公司正全力协调各方积极筹措资金,希望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金融监管机构的积极协调下,制定短中长期综合化解方案,积极解决当前问题。(记者赵洁)
岁末年初,焦作市中站区委、区政府接连收到辖区企业龙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
A股市场又破了一项新纪录。截至12月29日收盘,A股年成交金额约为255万亿元,超过此前年成交金额最高的20...
昨日,顺丰同城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9699。成功上市标志着顺丰同城正式成为港股第三方...
科创板又将迎来新成员。12月13日晚间,百济神州(688235)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将于2021年12月15日在上海...
近期,兰剑智能(688557)股东纷纷开启减持模式。12月13日晚间,兰剑智能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济南科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