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风口、蹭热点转型,格力地产(600185.SH)陷入了僵局。
格力地产向两大领域转型的大动作均按下了暂停键。
去年5月,全球疫情蔓延,海外股受到约束,免税概念兴起,格力地产趁机筹划收购珠海免税100%股权,大举向免税业务转型。然而,时隔一年多年,因为公司董事长鲁君四涉嫌内幕交易,收购事项搁浅至今,仍未见重启迹象。
疫情之下,大健康火热。格力地产出资17.26亿元收购A股生物医药公司科华生物18.62%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然而,当格力地产打算溢价两亿转让这笔股权之时,科华生物爆雷了,卷入一桩高达百亿的仲裁案件。
其实,早在2016年,格力地产就大规模推进多元化转型,但多元化产业对业绩贡献十分有限,其经营业绩仍然依赖地产。
问题在于,净负债率偏高,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控的背景下,地产竞争力并不突出,格力地产急需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格力地产该如何破局?
免税大健康转型均搁浅
兴冲冲开启了转型之旅,一年半之后,均遭搁浅。格力地产的产业多元化转型道阻且长。
9月24日,格力地产股价下跌1.16%,收报7.67元/股,较9月3日的10.98元/股下跌了30.15%,较去年7月9日的18.10元/股下跌了57.62%。
股价跌跌不休的背后,是格力地产多元化转型陷入僵局。
去年2月,疫情之后,健康成为异常热火的话题。格力地产追着风口,宣布跨界进军医疗产业,其中就包括成立公司生产口罩等医用物资等业务。
但是,真正被市场解读为格力地产向大健康领域转型的是入股科华生物。
去年5月10日,格力地产宣布,以17.26亿元的价格向LeagueAgent(HK)Limited购入科华生物18.62%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科华生物于2004年7月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IVD企业,也曾是国内生产量最大、市场占用率最高、品类最齐全的体外诊断企业。
格力地产收购之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体外检测(IVD)领域景气度高涨。2020年,科华生物实现净利润6.75亿元,同比增长233.55%。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为3.42亿元,同比增长584.50%。
不过,二季度,其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下降4.10%,同比环比均出现下降。
让人意外的是,今年5月,格力地产公告,子公司与科创板公司圣湘生物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拟将所持科华生物全部股权转让给圣湘生物,交易作价19.50亿元。
承载着大健康产业转型之旅,格力地产却将其出售,令人不解。不过,这笔转手生意,格力地产赚了2亿元。
在圣湘生物支付首期转让款5.85亿元一个半月后,也就是今年7月14日,变故顿生。标的公司科华生物涉及一桩巨额仲裁案件,被申请赔付的金额高达105.4亿元。原来,科华生物子公司天隆公司股东申请科华生物支付105.04亿元,收购剩余38%天隆公司股份,否则补偿违约金。
2018年,科华生物收购天隆公司62%股权,并约定以2020年扣非净利润情况相应估值收购剩余股权。2016年天隆公司亏损超600万元,因疫情原因检测试剂等产品销量暴增,2020年净利达11.06亿元。
截至今年6月底,科华生物总资产为60.65亿元。超百亿索赔案,如何收场,备受市场关注。
或受此事影响,今年8月5日,格力地产宣告,终止向圣湘生物转让科华生物股权,退回转让首期款。
大健康业务踩雷,备受瞩目的免税业务也遭搁浅。
近期,格力地产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筹划的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珠海免税)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实现暂停。
收购珠海免税,始于去年5月,当时正是免税业务火热之时,格力地产作价122.15亿元收购珠海免税,大踏步进军免税业务。受此消息影响,格力地产一度连拉8个涨停板。
然而,2020年底,一纸公告宣告了格力地产本次重组事项困难重重。格力地产董事长鲁君四收到了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其因涉嫌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违法行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董事长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今年2月9日晚,格力地产也宣告暂停重组。
暂停重组7个多月仍无重启迹象,市场已经对格力地产转型免税业务信心不足。而这,可能是格力地产股价不断下跌的重要因素。
转型不佳净负债率167.94%
产业多元化转型陷入僵局,格力地产的主营业务依旧是地产,但其负债率偏高,存在压力。
格力地产的前身是海星科技,1999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亏损。
2007年底,格力地产筹划对海星科技进行重组,即借壳上市,计划在2008年完成。但是,因为海星科技诉讼纠纷、违规担保等问题,直到2010年,借壳上市事项才尘埃落定。
鲁君四任职格力地产董事长多年,其对格力地产的界定,早已不是传统意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早在2016年,鲁君四就公开表示,房地产业只是格力地产的三大产业之一,公司的资源,更多在于几年前开始布局的海洋、口岸产业。越来越高的土地获取成本,是格力地产产业转型、多元化发展的动因。
2016年,格力地产定增募资30亿元,根据规划其中超过60%募集用于海洋经济板块项目建设,包括珠海市洪湾中心渔港工程和香洲港区域综合整治工程。
沙滩、海岛、游艇、口岸、渔港、人工岛、度假酒店等等,系列关键词被植入格力地产,产业多元化特征日益突出,海洋产业也逐渐成为格力地产十分重要的业务板块。房地产、海洋经济、口岸经济,格力地产的三驾马车似乎开始狂奔。
不断推进产业转型,但多元化产业对格力地产的业绩贡献十分有限,反倒是大力发展多元化产业,似乎压制了格力地产的地产业务。2016年至2018年,格力地产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1.22亿元、31.30亿元、30.78亿元,止步不前。
其中,2017年、2018年,地产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99.86%、77.62%。
2019年,营业收入为41.93亿元,同比增长36.19%,出现明显增长,而地产收入占比继续下降至55.98%。这一年,渔获销售收入3.3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96%。
2020年,格力地产多元化转型的提法变了,三驾马车中,除了地产不变外,另两驾马车变为大健康和免税业务。这一年,地产业务收入占比大幅上升。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89亿元,同比增长52.38%,其中地产收入约53亿元,占比达82.95%。与之对应的是,包括渔获销售及其他业务板块收入合计6.51亿元,占比仅10.19%。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91亿元,同比增长13.86%,其中地产收入29.74亿元,占比为87.69%,进一步上升。
2016年以来,格力地产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分别为6.01亿元、6.24亿元、5.13亿元、5.26亿元、5.59亿元,基本上属于原地踏步。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69亿元,与去年同期的4.22亿元相比也无较大幅度增长。
毫无疑问,格力地产的收入高度依赖地产,但是,在“三道红线”监管之下,公司地产业务承压明显。
截至2020年底,格力地产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5.74%,净负债率约为202%。今年上半年,财务状况有所改善,但截至6月底,净负债率仍达167.94%,仍待“转绿”。
一分析人士认为,从目前全国地产市场现状看,格力地产属于中小型房企,整体竞争力并不强,似乎没有大的发展空间。新的利润增长点仍然在于产业转型,在其看来,免税业务是可以考虑作为未来发力方向。(记者魏度)
岁末年初,焦作市中站区委、区政府接连收到辖区企业龙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
A股市场又破了一项新纪录。截至12月29日收盘,A股年成交金额约为255万亿元,超过此前年成交金额最高的20...
昨日,顺丰同城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9699。成功上市标志着顺丰同城正式成为港股第三方...
科创板又将迎来新成员。12月13日晚间,百济神州(688235)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将于2021年12月15日在上海...
近期,兰剑智能(688557)股东纷纷开启减持模式。12月13日晚间,兰剑智能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济南科技创...